年金制度之所以必須改革,一大原因自然是各公共退休金均出現嚴峻財務危機,過去半年以來,官方不時強調「再不改革,退撫基金、勞保基金將於民國116年破產」,其目的顯然不僅在強化非改不可的正當性,更不乏將評論官版方案者打成反改革的居心,於是乎,在改革箭在弦上的此刻,官方彷彿成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者,而勞方抗拒改革的形象則日益鮮明。
然而,這是事實嗎?……(詳以下全文)
20130410改革何必怕檢驗?
羅德水(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
全國教師工會日前至行政院遞交年金制度改革辯論邀請,要求行政院針對退休改革方案進行公開辯論,並提出「要求辯論、要求追究、要求換人、要求精算」等四點訴求,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表示,若政府無善意回應,不排除發動沒有上限的抗爭,以表達年金制度必須合理改革的決心。
年金制度改革攸關不同世代受雇者權益,理應接受各界嚴格檢驗,江宜樺院長再三強調將以審議式民主進行改革,想必對此有正確認識,然而,官方拒絕召開國是會議在前,在各地舉行的「改革說明會」又被批評為行禮如儀,如果這就是所稱的審議式民主,何以杜悠悠眾口?
釐清基金財務危機責任歸屬
年金制度之所以必須改革,一大原因自然是各公共退休金均出現嚴峻財務危機,過去半年以來,官方不時強調「再不改革,退撫基金、勞保基金將於民國116年破產」,其目的顯然不僅在強化非改不可的正當性,更不乏將評論官版方案者打成反改革的居心,於是乎,在改革箭在弦上的此刻,官方彷彿成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者,而勞方抗拒改革的形象則日益鮮明。
然而,這是事實嗎?筆者以為,政府究竟如何看待年金改革,必須拉長時間縱深方能還原真相,職是,先行討論官方對基金財務危機的立場,應有助於釐清退休制度相關問題的責任歸屬。
一、誰忽視基金財務危機?
官方近來強力放送「退休金再不改革恐將破產」的訊息,事實上,台灣公共退休金有嚴峻財務危機早就不是新聞,問題是,過去對基金收支、財務狀況提出警訊的卻不是官方,由全國教師工會派出的退撫基金監理委員,早在多年前即曾多次預警,要求官方正視基金財務失衡現象,並以各種積極措施改善基金體質。
然而,對勞方代表的提醒,斯時官方總視為「危言聳聽」,一直到2012年2月9日,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仍然以「退撫基金歷年累積整體基金收入仍大於整體支出,不會影響參加人退休權益」為題發布新聞稿,指出:「退撫基金84年7月成立至100年12月底止,總收繳金額累計達新台幣6,835.8億元,退休撫卹之累計總支出金額為2,728.2億元,基金總收繳金額遠高於總支出金額。……若以長期來看,退撫基金歷年累積已實現收益達1,202億元,平均收益率為3.163%,仍較臺灣銀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2.207%為高,長期而言尚稱平穩。」
前揭官方說法顯示,當勞方代表要求正視基金財務危機時,官方根本不以為意,今天卻又大談基金恐將破產云云,官方對退休制度究竟有無一貫立場?如果官方一年前都還在宣傳「基金收入遠大於支出,收益長期平穩」,此刻雷厲風行的推動改革,又是所為何來?
二、是誰反對提高提撥率?
基金財務狀況基本取決於基金的收支與操作績效,以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為例,歷年操作績效貼近於定存利率,此必須由官方負起完全責任,實無爭議,此處必須進一步指出的是,就連基金費率與給付漸趨失衡,官方也難辭其咎。
收支比例是衡量基金財務時最簡易、明確的指標,目前退撫基金的收入係由軍公教人員與政府按月繳費挹注,支出則是用來支付已退休人員之新制年資退休金,一般人難免誤以為,勞方當然反對提高繳費費率,這也是政府敢於不時散播工會反對提高費率的主因。然而,就以退撫基金之費率為例,法定費率由開辦時的8%逐年提高至12%,全國教師會不僅未曾反對,教師組織派出之監理委員,更曾多次要求基金費率應確實反映成本,以免收支失衡,去年正當官方無意提高公保費率時,勞方監理委員甚至力主相應提高保費,以免財務相對健全的公保基金來日步上退撫基金財務危機的命運,以上皆有官方會議記錄為憑,不容矯言推託。
易言之,與一般社會理解恰恰相反,原來反對提高退撫基金費率的不是教師組織,而是必須負擔65%分擔比例的政府,最為荒謬的莫過於,向來反對提高費率的官方,此刻竟然搖身一變成為改革者,甚至化身正義使者反過來誣指勞方反對改革。
三、誰在製造改革爛案?
無可諱言,台灣公、私部門受雇者之退休制度不一,公部門人員之所得替代率每每成為輿論攻擊焦點,也是不爭的事實,殊不知,軍公教的退休給予也有世代差異,僅具有新年資之新進人員,其所得替代率業已降至合理比例,且無論繳費費率、退休給付均依國家法律辦理,甚至沒有拒絕參加官辦基金的權利,平心而論,相關批評對新進公教人員來說大多失之公允,究其實,主其事者甚至連解釋退休制度沿革的能力都付之闕如,無論做為政府或軍公教的雇主都是極為失格的。
其實,就連兼具新、舊年資的已退休人員,之所以享有超過社會預期的替代率,也絕非基層人員的責任,要說公教人員背負高替代率的原罪,始作俑者不正是設計制度的高官集團?政府豈能一方面義正詞嚴的對現職人員進行「改革」,一方面又無視當年藉新舊年資轉換想方設法圖利自己的歷史,無須言及方案內容,這樣完全不檢討自身責任的改革究竟有何正當性?
端出合理方案接受社會檢驗
馬英九總統日前嚴正表示,政府的年金制度改革方案,「可安心保用30年」,「至少到民國133年都不用擔心年金破產」,馬甚至認為,對於現行年金制度所出現的「經費不足、行業不平、世代不均」等問題,政府改革方案均已提出解決辦法。
暫且不提官版方案俯拾皆是的問題,馬總統的「保用30年」說究竟有何精算數據為憑?或者只是聽信方案設計者的片面說法?難道不知道:正是這些人設計出「肥高官、瘦小吏」的公保優存改革方案?難道看不見:各界對官版方案的批評?除非政府無意推動真正的改革,否則,何以繼續委以改革重任?也難怪言必稱改革的馬總統卻有低迷至此的聲望了。
沒有人反對合理改革,既然敢以改革為名,又何必擔憂各界公評?高舉改革大旗的官方,必須接受社會嚴厲檢驗,年金改革不容魚目混珠、蒙混過關。(20130410台灣立報教育論壇)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大專組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黃義良老師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大專組 南臺科技大學 吳建中老師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高中職組 曾文農工 方文宗老師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高中職組 成大南工 張宇泰老師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中組 瀛海中學 陳韻如老師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小組 玉山國小 徐子蔚老師
臺南市114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小組 安慶國小 曾偉老師
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十周年影片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小組 西門實小 許媖華老師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小組 大橋國小 李麗菁老師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高中職組 曾文家商 陳姸如老師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高中職組 曾文農工 徐澤佼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 SUPER教師 合輯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小組-三村國小 王維斌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大專組-南應大 羅淑芳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中組-永康國中 邱儀甄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小組-北勢國小 戴煜德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幼兒園組-北區文元國小附幼 羅心玫老師